时间: 2025-05-01 01:1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1:59
“书铺”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售卖书籍的店铺。它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实体书店,即在特定地点设立的,专门用于销售各类书籍的商业场所。
在文学语境中,“书铺”可能被用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如描述一个充满书香的小店,或是作为故事情节中的一个重要地点。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简单地用“书铺”来指代书店,而在专业领域,如出版业或零售业,可能会更详细地讨论书铺的经营模式、库存管理等。
“书铺”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书”和“铺”两个字组成,分别指书籍和店铺。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实体书店面临电子书的竞争,但“书铺”这一词汇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强调实体阅读体验和文化氛围的场合。
在*文化中,书铺常常与传统文化和学术氛围联系在一起,是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在社会背景中,书铺也是社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的平台。
“书铺”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温馨和怀旧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安静的阅读时光和丰富的知识世界。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实体书店的怀念。
个人可能会有在书铺中寻找特定书籍的经历,或是与书铺老板交流阅读心得的故事。这些经历往往丰富了个人的阅读体验,也加深了对书铺这一场所的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将“书铺”比喻为知识的海洋,每一本书都是一艘探索的小船;在故事中,书铺可以是一个神秘的地点,隐藏着无数的故事和秘密。
视觉上,书铺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排列的书架、柔和的灯光和专注阅读的顾客。听觉上,可能是翻书声、轻柔的音乐或是顾客低声的交谈。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文的“bookstore”,法文的“librairie”,德文的“Buchhandlung”,虽然词汇不同,但都指代类似的实体书店。
“书铺”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实体书店这一商业形态,更承载了文化传承和知识分享的重要意义。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书铺”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对阅读和文化的热爱。
1.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2.
【铺】
商店。俗作“铺”。
【引证】
《韵会》-铺,贾肆也。 、 《正字通》-铺,俗作舖。
【组词】
饭铺;杂货铺;当铺;铺家、 铺席、 铺行、 铺舍、 匠人铺、 铁匠铺
驿站。古代传递公文和投递信件的地方。现多用于地名。
【引证】
《元史·兵志四》-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
【组词】
铺司、 铺兵、 铺舍、 铺马、 铺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