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4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4:47
“榻板”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平坦的木板,通常用于铺设在榻上,作为床铺的一部分。在**传统家具中,榻是一种低矮的床,榻板则是其组成部分,用于提供一个平坦的表面供人躺卧。
在文学作品中,“榻板”可能被用来描绘古代生活的场景,尤其是在描述宫廷或贵族生活时。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传统家具或古风装修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家具设计或古建筑修复中,“榻板”是一个具体的术语。
“榻板”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榻作为一种家具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榻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传统或复古风格的家具中仍然可以看到榻板的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榻板与休息、睡眠紧密相关,也象征着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在古代,榻板的使用反映了社会阶层和礼仪规范,如的榻板可能更为华丽和讲究。
提到“榻板”,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夜晚、舒适的睡眠环境,或是古代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这种词汇带有一种怀旧和古典美的情感色彩。
在现代生活中,榻板可能不常见,但如果在家中布置一个榻板床,可以营造一种复古或文化氛围,尤其是在追求个性化和特色装修的现代家庭中。
在诗歌中,可以将“榻板”作为意象,描绘夜晚的宁静和心灵的平和:
月华如练洒榻板, 心随梦远入幽兰。 夜深人静听风语, 一枕清辉梦自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块光滑的榻板,上面铺着柔软的被褥,周围是古色古香的家具。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夜晚的宁静,或是轻轻的呼吸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家具可能被称为“日式床板”或“地铺”,在日式装修中较为常见,但其文化和使用背景与**的榻板有所不同。
“榻板”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传统家具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也能够在现代语境中找到新的应用和表达方式。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榻】
(形声。从木,(tà)声。本义: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
同本义。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移我琉璃榻。 、 《后汉书·徐稚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 清·周容《芋老人传》-一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对坐榻上。 、 《聊斋志异·促织》-喜置围榻上。
【组词】
榻登、 榻布、 竹榻;藤榻
2.
【板】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木板。 同: 版
【引证】
《玉篇》-板,木片也。 、 《诗·秦风 ·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五板而堵。 、 《诗·鸿雁》传-一丈为板。 、 《礼记·檀弓》。-今一日而三斩板。
【组词】
板舆、 板梯、 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