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2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29:08
奇谋:字面意思是指非凡的、巧妙的计策或策略。基本含义是指在复杂或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独特的、出人意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
奇谋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奇”指的是不寻常的、独特的,“谋”指的是计划或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文化中,奇谋常常与智慧和策略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历史和军事领域。例如,《孙子兵法》中就强调了奇谋的重要性。
奇谋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积极和赞赏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聪明和成功联系在一起。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智者、策略家和胜利者。
在商业谈判中,我曾见过一位同事使用了一个奇谋,成功地说服了对方接受我们的条件。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奇谋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奇谋:
在风云变幻的战场,
智者以奇谋布下天罗地网,
敌军如困兽,无处可逃。
奇谋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场景,如《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或者是现代商业战争中的智谋较量。视觉上,可能是一幅描绘智者沉思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战鼓声和智者的低语。
在英语中,奇谋可以对应为“ingenious strategy”或“clever tactic”。在不同文化中,奇谋的概念都是普遍存在的,但具体的表现和应用可能有所不同。
奇谋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代表了智慧和策略,还体现了在复杂情况下寻找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通过学和应用奇谋,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1.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2.
【谋】
(形声。从言,某声。本义:考虑;谋划)。
同本义(侧重于商议出办法或盘算出主意)。
【引证】
《说文》-虑难曰谋。 、 《书·洪范》-聪作谋。 、 《左传·襄公四年》-咨难为谋。 、 《诗·小雅·苍伯》-谁适与谋。 、 《春秋·说题辞》-在事为诗,未发为谋。 、 《论衡·超奇》-心思为谋。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 《左传·庄公十年》-未能远谋。 、 、 《列子·汤问》-聚室而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谋诸漆工。
【组词】
谋谟殚神、 不谋而合;合谋、 谋及庶人、 思谋、 谋始、 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