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0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5:19
“世道浇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社会风气变得轻、不淳朴。其中,“世道”指的是社会状况或时代风气,“浇漓”则形容风俗变得浅、不淳厚。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人们的行为变得自私、功利,缺乏真诚和善良。
“世道浇漓”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人对社会风气的观察和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但其内涵和外延可能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调整。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因此“世道浇漓”常被用来批评那些违背这些准则的行为。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批评那些忽视道德、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
使用“世道浇漓”这个词汇时,往往会带有一种忧虑或失望的情感,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描述那些我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如商业欺诈、人际关系的疏远等,以此表达我对这些现象的担忧。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我可能会用“世道浇漓”来设定背景,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市井的画作,人们面无表情,交易中充满了算计,这样的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世道浇漓”的视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the decline of moral values”或“erosion of social ethics”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世道浇漓”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社会现象,也触发了人们对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1.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
3.
【浇】
(形声。从水,尧声。本义:沃灌,灌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浇,沃也。 、 李贺《浩歌》-有酒唯浇赵州土。 、 欧阳修《洛阳风俗记》-浇花亦自有时。
【组词】
浇花、 浇溉、 浇沃
4. 【漓】 漓江 。水名,在广西东北部。为桂江上源。同湘江上游间有灵渠(湘桂运河)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