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9:20
奇观:指罕见而壮观的景象或事物,通常引起人们的惊叹和赞美。字面意思是指奇特的景观,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或人类创造的宏伟建筑等。
奇观一词源自汉语,由“奇”和“观”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奇”指不寻常的,“观”指景象或观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令人惊叹的事物。
在许多文化中,奇观常与**或神话联系在一起,如古代的奇迹建筑或自然现象常被赋予神圣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奇观也常被用来吸引游客或作为旅游宣传的卖点。
奇观一词常带有一种敬畏和惊叹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宏伟、壮丽和不可思议的事物。这种情感反应可以激发人们对自然和人类创造力的赞美。
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亲眼目睹了尼亚加拉瀑布的奇观,那巨大的水流和轰鸣声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奇观”:
晨曦初现,天际绘奇观, 金光洒落,大地披彩缎。 山川河流,皆成画卷, 人间奇景,心神俱撼。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城堡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丽,这就是奇观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奇观可能伴随着自然的声音,如瀑布的轰鸣或风的呼啸。
在英语中,“奇观”可以对应为“spectacle”或“wonder”。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些词汇可能有着相似的含义,但具体的联想和使用情境可能有所不同。
奇观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视觉上的壮丽,还传达了情感上的震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1.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2.
【观】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引证】
《尔雅·释宫》郭璞注:“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观谓之阙。 、 《礼记·礼运》-出游于观之上。 、 《后汉书·班固传·典引》-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
【组词】
观阙、 观魏
台榭。
【引证】
《左传·哀公元年》-宫室不观,舟车不饰。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组词】
观台、 观榭、 观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