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8:38
“天威”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天的威严或天的力量。它通常用来形容天象的壮观、自然力量的强大,或是比喻君主或权威的威严。
在文学中,“天威”常用来描绘自然灾害如雷电、风暴的威力,或是用来象征君主的权威和不可侵犯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政治、历史或自然现象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政治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的现象或权力结构。
同义词“天命”和“天意”都带有一定的宿命论色彩,而“天威”更侧重于力量和威严的展现。反义词则更多强调人的意志和选择。
“天威”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尚书》等古代文献,用以描述天的力量和威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到比喻君主的权威。
在**传统文化中,“天威”常与天命、天意等概念相联系,用以解释和维护君主的统治合法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更多用于描述自然现象的威力。
“天威”一词给人以庄严、敬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自然的力量和不可预测性,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雷暴中亲身体验到“天威”的震撼,那种自然力量的展现让人感到无比敬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天威”:
天威之下,雷声隆隆,
云层翻滚,电光闪闪。
自然之怒,无人能挡,
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雷暴的画面,雷电交加,云层翻滚,展现出“天威”的壮观景象。听觉上,雷声的轰鸣和风的呼啸都能增强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he wrath of God”或“the power of nature”,它们都表达了类似的概念,即超自然或自然的力量和威严。
“天威”一词不仅描述了自然的力量,也反映了人类对这种力量的敬畏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相关概念。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