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3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33:24
“信得及”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人或某事物值得信赖,可以放心依靠。这个词汇通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信任程度,意味着对方的行为或承诺是可以信赖的。
在不同的语境中,“信得及”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围绕着信任和可靠性的概念。
“信得及”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信”和“得及”两个部分组成。在汉语中,“信”通常指信任或信仰,而“得及”则表示能够达到或触及。这个词汇在历史上的演变相对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信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信得及”这个词汇在社会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商业交易、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中,信任是建立稳固关系的基础。
“信得及”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可靠、安全和稳定。在表达时,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说话者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信得及的朋友,他在我遇到困难时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这种信任感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安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信得及”: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信得及的灯塔指引着航船。
在茫茫人海中,
信得及的朋友是最珍贵的宝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黑暗中依靠着一盏明亮的灯塔,这盏灯塔代表着“信得及”的指引和安全感。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温暖而稳定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小夜曲,来代表“信得及”的情感。
在英语中,“信得及”可以对应为“trustworthy”或“reliable”。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情况相似,都强调了信任和可靠性。
“信得及”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信任的概念,还让我在交流中更加注重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信任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3.
【及】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及,逮也。 、 《史记`项羽本纪》-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 《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组词】
赶不及、 企及、 來得及、 及面、 及时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