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1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13:04
“拔刀相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双方都拔出刀来,面对面地对峙或准备战斗。基本含义是指双方发生冲突,准备以武力解决问题。
“拔刀相向”源自古代武士文化,当时武士们常常因为荣誉或仇恨而拔刀对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比喻任何形式的激烈对抗。
在**文化中,武士精神和侠义文化对“拔刀相向”的含义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代表了武力的对抗,也象征着荣誉和正义的追求。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一种紧张和危险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激烈的战斗和不可预测的后果。它也可能激发人们对正义和勇气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激烈对抗,如商业竞争、政治辩论等。例如,在一场激烈的辩论赛中,双方辩手几乎到了拔刀相向的地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月光下,两位侠客拔刀相向,剑光如电,划破夜的寂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aw swords”,但“拔刀相向”更具有东方武士文化的特色。
“拔刀相向”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武力对抗的场景,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冲突时的本能反应。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自然就不能不闹到扬眉裂眦拔刀相向起来。
但当他们一看到侵略者公然~的时候,他们丝毫也不动摇地采取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在这样场合所惟一可能而且必须采取的办法。
1.
【拔】
(形声。从手,犮(bó)声。本义:拔起,拔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拔,擢也。 、 《苍颉篇》-拔,引也。 、 《易·乾》。郑注:“移也。”-确乎其不可拔。 、 《封氏见闻录》-拔河。 、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2.
【刀】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刀,兵也。象形。 、 《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 、 唐·崔国辅《从军行》-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组词】
刀枪;刀兵;刀瘢
3.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4.
【向】
(象形。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向,北出牖也。 、 《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