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8:52
拔丁抽楔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拔掉钉子,抽出楔子。这个成语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彻底消除障碍或困难。
在文学作品中,拔丁抽楔 常用来形容解决复杂问题的决心和行动。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工程学中,它可以用来描述彻底解决技术或组织问题的策略。
拔丁抽楔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木工技术,当时木工在制作木制品时,会使用钉子和楔子来固定木材。当需要拆卸时,就会拔掉钉子,抽出楔子。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解决问题的比喻。
在文化中,拔丁抽楔 强调的是彻底性和根本性,这与人重视“治本”而非“治标”的哲学思想相契合。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坚定和果断的感觉,联想到的是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力量。
在个人生活中,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以借鉴拔丁抽楔 的精神,不满足于表面的解决,而是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彻底解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拔丁抽楔,破旧立新, 一朝解决,万世安宁。
想象一个木工在工地上拔掉钉子,抽出楔子,这个动作可以联想到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get to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或 "cut the Gordian knot",都强调解决问题的根本性。
拔丁抽楔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彻底性和根本性,这在任何语言学*和表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有深入挖掘和彻底解决的决心和行动。
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拔丁抽楔。
1.
【拔】
(形声。从手,犮(bó)声。本义:拔起,拔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拔,擢也。 、 《苍颉篇》-拔,引也。 、 《易·乾》。郑注:“移也。”-确乎其不可拔。 、 《封氏见闻录》-拔河。 、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2. 【丁】
3.
【抽】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引证】
《广雅》-抽,拔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每射,抽矢菆。 、 《庄子·天地》。李注:“引也。”-挈水若抽。 、 《诗·郑风·清人》-左旋右抽。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组词】
抽简禄马、 抽匣、 抽毫、 抽宝剑;抽刀
4.
【楔】
(形声。从木,契(qì)声。本义:楔子,上粗下锐的小木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楔,櫼也。 、 《礼记·檀弓》-复楔齿缀足。 、 《淮南子》-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楫楔。
【组词】
木楔,竹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