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8:59
安于现状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满足于当前的状态或情况,不愿意做出改变或追求进步。它通常带有消极的含义,暗示一个人缺乏进取心或创新精神。
“安于现状”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但其具体词源难以追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意义——满足于当前状态——始终未变。
在**传统文化中,“安于现状”有时被视为一种美德,如“知足常乐”。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态度往往被视为阻碍个人和社会进步的因素。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消极的,它让我联想到停滞不前和缺乏动力。在表达中,我倾向于避免使用这个词汇,以免给人留下不积极的印象。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过一些同事安于现状,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这种态度最终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安于现状的湖面,静谧而深邃,却不知远方有更美的风景。”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选择一幅描绘平静湖面的画面,象征安于现状的宁静;而音乐方面,可能会选择一首节奏缓慢的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静止不动的氛围。
在英语中,“安于现状”可以对应为“rest on one's laurels”或“be content with the status quo”,这些表达在西方文化中也带有消极的含义。
“安于现状”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帮助我理解并识别那些缺乏进取心的行为和态度。通过深入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的重要性。
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我从小就不~,我总是在想改变我的现状,因为我不愿意白吃干饭混日子。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3.
【现】
(形声。从玉,见声。本义:出现)。
同本义(明显看得见)。
【引证】
《广韵》-现,俗见字。 、 明·魏学洢《核舟记》-东坡现右足。
【组词】
现弄、 现化、 现示
4.
【状】
(形声。从犬,爿(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引证】
《说文》-状,犬形也。 、 《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且曰献状。 、 《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凡铸金之状。 、 《聊斋志异》-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 郦道元《水经注》-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 、 明·魏学洢《核舟记》-若啸呼状。
【组词】
状类、 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