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1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9:28
怒火:字面意思是指愤怒的火焰,比喻极度愤怒的情绪。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状态,表达一种强烈的愤怒和不满。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怒火”常被用来形容主人公在面对不公或背叛时的强烈情感反应,如“他的心中燃起了怒火”。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我对他发怒了”或“他的怒火让我感到害怕”。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情感研究中,“怒火”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情绪状态,探讨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同义词:愤怒、愤慨、怒气、怒涛 反义词:平静、温和、宽容、忍耐
“怒火”一词的词源较为直观,由“怒”和“火”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愤怒和火焰。在古代汉语中,“怒”字已有愤怒的含义,而“火”则常被用来比喻强烈的情感。随着语言的发展,“怒火”逐渐成为形容极度愤怒的常用词汇。
在许多文化中,愤怒被视为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可能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怒火”在社会背景中常被用来警示人们控制情绪,避免冲突。
情感反应:提到“怒火”,我可能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因为它通常与冲突和暴力相关。 联想:我可能会联想到火焰的图像,以及人们在极度愤怒时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次激烈的争吵,其中一方的话语和行为明显受到了怒火的驱使,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情绪失控的后果。
诗歌: 怒火如狂风, 席卷心海间。 烈焰燃不尽, 恨意绵绵延。
视觉:怒火可能让人联想到熊熊燃烧的火焰,或者是愤怒的人眼中闪烁的火花。 听觉:怒火可能伴随着激烈的争吵声或愤怒的咆哮。
在英语中,“怒火”可以对应为“rage”或“fury”,它们在表达极度愤怒的情感上与“怒火”相似,但在语境和细微差别上可能有所不同。
“怒火”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能够生动地表达极度愤怒的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怒火”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控制情绪,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1.
【怒】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怒,恚也。 、 《国语·周语》-怨而不怒。 、 《诗·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 唐·柳宗元《三戒》-驴不胜怒。 、 唐·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 、 晋·干宝《搜神记》-王怒。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