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9:07
犀簪:字面意思是用犀牛角制成的发簪。犀牛角因其坚硬、光滑和珍贵,常被用来制作高档的饰品,如发簪、梳子等。在**古代,犀簪常被视为贵族或士人的象征,代表着高贵和精致的生活品味。
文学语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犀簪常被用来描绘贵族或文人的生活细节,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服饰描述中就可能提到犀簪。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犀簪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如果提及,通常是为了强调某物的珍贵或古老。
专业领域:在古董鉴定或文物研究领域,犀簪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因为它涉及到材料学、工艺学和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
同义词:犀角簪、犀角饰、犀角制品
反义词:木簪、竹簪(这些材质相对普通,不如犀牛角珍贵)
词源:犀簪一词源于古代对犀牛角的利用。犀牛角因其独特的质地和美观性,被古人用来制作各种饰品。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犀牛角的稀缺性增加,犀簪逐渐成为稀有和珍贵的象征。现代由于保护野生动物的需要,犀牛角制品的使用受到限制。
在**古代,犀簪不仅是装饰品,也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珍贵材料的追求和对精致生活的向往。
犀簪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高贵、典雅和珍贵。它让人联想到古代贵族的生活场景,以及那种精致而优雅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生活中,犀簪更多地出现在古董市场或博物馆中,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见证。个人可能通过收藏或研究犀簪来了解和体验古代文化。
在诗歌中,犀簪可以被用来象征永恒和珍贵:
“岁月如梭,唯犀簪不朽, 见证了时光的流转与静好。”
视觉联想:想象一支光滑的犀牛角制成的发簪,其独特的纹理和光泽。
听觉联想:想象在古代宫廷中,贵族们佩戴犀簪时,那种轻轻碰撞的声音,清脆而悦耳。
在不同文化中,犀牛角制品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例如,在非洲某些部落文化中,犀牛角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和保护作用。
犀簪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工艺和材料的珍贵,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犀】
犀牛。
【引证】
《说文》-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 、 《尔雅》郭注-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 《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水犀之甲。 、 《汉书·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 、 《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正南以文献为献。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组词】
犀牛望月、 犀分
犀牛皮。
【引证】
张逸少《北征凯旋诗》-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
【组词】
犀帖、 犀革
2.
【簪】
(形声。从竹,賛(zǎn)声。古文字形,象针形头饰形。本义:簪子。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 、 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组词】
簪冕、 簪绂、 簪裾、 簪缨缙绅
插戴在头上。
【引证】
《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乃簪一花。
【组词】
簪朵、 簪挂、 簪星曳月、 簪冠、 簪花、 簪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