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9:26
“有身分”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某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职位或者身份。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认可度。
在不同的语境中,“有身分”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有身分”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有”和“身分”两个词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身分”一词已经存在,指的是个人的身份和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非常重要。因此,“有身分”这个词在社会交往和礼仪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反映了社会对个人成就和地位的认可。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尊敬和认可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权威、尊重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那些在社会或职业上取得显著成就的人,如成功的企业家、知名的艺术家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有身分的人,步履间流露出不凡的气质。”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穿着正式、举止优雅的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演讲或正式的会议。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ving status”或“being influential”,虽然具体含义和用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有身分”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还反映了社会对个人的认可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1. 【有】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
3.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