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6:14
词汇“条辨”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化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条”通常指条状物或条目,而“辨”则意味着辨别、区分。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条辨”可能指的是对条目或条状物的辨别或区分。
“条辨”可能指的是对一系列条目或规则进行细致的辨别和区分,特别是在法律、规章或专业文献中。
由于“条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但从字面上看,“条”和“辨”都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词汇,结合在一起可能是为了强调对条目或规则的细致分析。
在法律文化中,“条辨”可能特别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对法律条文的精确理解和应用。
“条辨”可能给人一种严谨、细致的感觉,联想到专业性和精确性。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较少直接使用“条辨”,但在阅读法律文件或专业文献时,可能会遇到需要细致分析条文的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法律的森林里,条辨是我们的指南针,引领我们穿越复杂的迷宫。”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系列法律条文排列在书页上,律师正专注地阅读和分析。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于对法律或规章的细致分析中。
“条辨”是一个强调细致分析和精确理解的专业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法律和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和理解“条辨”,可以提高对复杂条文的理解能力。
1.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2.
【辨】
(形声。从刀,辡(biǎn)声。本义:判别,区分,辨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辨,判也。 、 《小尔雅》-辨,别也。 、 《周礼·天官》-辨方正位。 、 《易·系辞下》-辨是与非。 、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 、 《庄子·秋水》-不辨牛马。 、 《左传·昭公元年》-男女辨姓。 、 《乐府诗集·木兰诗》-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组词】
明辨是非;辨白、 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