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8:5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8:59:07
未雨绸缪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下雨之前就准备好雨具”。基本含义是指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以防不测之事发生。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预防和提前规划的重要性。
在文学作品中,未雨绸缪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远见卓识和谨慎态度。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建议某人提前准备,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和风险管理,这个词汇强调的是预见性和前瞻性规划。
同义词:防患未然、有备无患、居安思危 反义词:临渴掘井、亡羊补牢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但都指向提前准备和预防。反义词则强调了在问题发生后才采取行动的被动态度。
未雨绸缪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未雨绸缪,勿谓言之不预也。”原意是说在下雨之前就要准备好,不要等到下雨了才后悔没有准备。这个成语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其含义和用法已经相对固定。
在**文化中,未雨绸缪被视为一种智慧和美德,强调的是对未来的预见和准备。在社会生活中,这种态度也被广泛推崇,尤其是在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
这个词汇给人以稳重、可靠和有远见的印象。它提醒人们在面对未来时要有计划和准备,这种态度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个人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未雨绸缪的态度来规划我的学*和职业发展。例如,我会提前准备考试,或者在职业规划中提前考虑可能的挑战和机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未雨绸缪心,
晨曦备曙光。
未来虽未至,
已绘蓝图章。
视觉上,未雨绸缪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晴朗的天空下检查雨伞或准备雨衣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提醒人们提前做好准备。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prepare for a rainy day”或“foresee and forestall”,都强调了提前准备和预防的重要性。
未雨绸缪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成语,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提供了丰富的意象,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提醒我们要有预见性和计划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提前准备的概念。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的。
周武王率军灭了商朝后,把有功之臣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留下周公在朝辅政。武王死,年幼的成王在周公的扶持下管理朝政。有人散布谣言说周公要废成王,周公表示要像鸟儿那样未雨绸缪,整顿朝政,肃清叛乱,然后自己退隐
1.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2.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
3.
【绸】
(形声。从糸,周声。本义:缠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绸,缪也。 、 《广雅》-绸,缠也。 、 《诗·唐风·绸缪》。毛传:“绸缪犹缠绵也。”-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4. 【缪】 (形声。从系(mì),本义:绸缪,缠绕)。 (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