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5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52:19
未风先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还没有刮风就先下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事情发生之前就已经有了预兆或者迹象。它强调的是一种预见性或者提前感知的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未风先雨 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敏锐洞察力或者对未来**的预知能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先见之明。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预测分析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提前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同义词:先见之明、预知未来、洞察先机 反义词:事后诸葛亮、后知后觉
未风先雨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用以形容人的预见能力。
在文化中,未风先雨** 强调的是一种智慧和能力,即能够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预见到并做好准备。这种能力在社会生活中被高度评价,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避免风险和抓住机遇。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好奇。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提前做出正确判断的人,这种能力在任何时代都是宝贵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总是能够未风先雨地预测学生的行为和反应,这让我深刻理解到提前预见和准备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未风先雨的智慧,
在晨曦中闪耀,
预见未来的光芒,
照亮前行的道路。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智者在平静的湖边,湖面上没有一丝风,但他却能感觉到即将到来的雨。这种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智慧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foresee the storm before the wind",虽然不如中文成语那样简洁和富有诗意,但也传达了类似的预见性概念。
未风先雨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智慧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有预见性,提前做好准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能够增强我的表达深度和丰富性。
1.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先,前进也。 、 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恐为操所先。
【组词】
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
4.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