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3:58
词汇“[宝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宝”通常指珍贵的东西,而“算”则与计算、计划相关。将两者结合,“宝算”可能指的是一种珍贵的计算方法或计划,或者是对某事物的珍贵评估。
由于“宝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或特定的专业领域(如古代数学、天文学)中,可能会有使用,但在现代文学、口语中几乎不出现。
“宝算”的词源不详,可能来源于古代对某些高级计算方法的尊称。在语言中的变化不大,因为其使用范围非常有限。
在古代**,数学和天文学非常发达,一些高级的计算方法可能被赋予“宝算”这样的美称,以示其珍贵和重要。
“宝算”给人一种神秘和高级的感觉,可能联想到古代智者或数学家的形象。
由于“宝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宝算”用于描述一种古老的、失传的计算方法,赋予故事一种神秘色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学者在研究复杂的数学问题;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来营造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于某些专业领域,如古代数学或天文学。
“宝算”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语言多样性和历史深度的认识。
1.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2.
【算】
(会意。从竹,从具。“竹”跟算筹有关,“具”表示齐备。本义: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算,数也。 、 《仪礼·乡饮酒礼》-无算爵。 、 《仪礼·丧服记》-亲则月算如邦人。 、 《仪礼·士丧礼》-明衣不在算。 、 《礼记·檀弓下》-有算为之节文也。 、 《论语·子路》-何足算也? 、 《儒林外史》-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
【组词】
算还、 算尽镏铢、 算来、 算刻、 算定、 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