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1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14:35
词汇“宝舟”的深入学*和分析:
“宝舟”字面意思是指装载着宝物的船只,通常用来比喻承载着珍贵物品或重要使命的载体。在文学和修辞中,它常用来象征希望、财富、智慧或某种重要的传承。
“宝舟”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对珍贵物品运输工具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更多地用于比喻和象征。
在**文化中,船只常被赋予吉祥和繁荣的象征意义,“宝舟”也因此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象征,代表着财富和希望。
“宝舟”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航行在波涛中的希望和梦想,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参与或见证了某个重要项目的启动或完成,可能会用“宝舟”来形容这个项目的承载和传递意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写:“宝舟轻摇,星辰为伴,夜航于梦的海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艘装饰华丽的船只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航行;听觉上,可能是海浪拍打船身的声音,或是船上铃铛的清脆响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比喻可能是“Ark of Treasure”或“Ship of Fools”,但“宝舟”更侧重于正面和积极的象征意义。
“宝舟”是一个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具体的物品,更承载了人们的希望和梦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1.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2.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 、 《方言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 、 《考工记·总目》-作舟以行水。 、 《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舟以行川谷。 、 《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宋·苏轼《石钟山记》-舟人大恐。(舟人,船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舟人指点。
【组词】
舟人、 舟次、 舟牧、 舟师、 舟航、 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