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6:32
宝石:通常指那些具有美丽颜色、高硬度、稀有性和耐久性的矿物或有机材料,经过切割和抛光后用于珠宝制作。宝石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造的。
璀璨如星,宝石之心,
在夜的深渊中闪烁不息。
每一道光芒,都是时间的见证,
每一颗宝石,都是爱的誓言。
总结:宝石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产物,也是人类文化和工艺的结晶。它们在语言中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价值。
反思:学习和分析宝石这一词汇,不仅增进了我对宝石本身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词汇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多样性和深度。这对于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