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5:19
“作耗”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进行消耗或浪费的行为。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资源、时间或精力的不必要消耗或浪费。
“作耗”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意为“进行消耗”。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不必要或无效的消耗”。
在**传统文化中,节约和勤俭是美德,因此“作耗”往往带有负面色彩,与社会倡导的节约精神相悖。
“作耗”一词往往带有一种遗憾或批评的情感,让人联想到资源的浪费和时间的虚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作耗时间,尤其是在学*或工作时,要高效利用每一分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青春如流水,莫让其在无谓的作耗中悄然逝去。”
视觉上,“作耗”可能让人联想到水龙头滴水不止的画面,象征着资源的浪费。听觉上,可能是钟表的滴答声,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
在英语中,“作耗”可以对应为“waste”或“squander”,在不同文化中,对资源和时间的珍惜态度是普遍存在的。
“作耗”一词提醒我们要珍惜资源和时间,避免无谓的浪费。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浪费行为的批评和警示。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耗】
(形声。从耒(lěi),毛声。本义:一种稻子)。
消息;音信。
【引证】
李商隐《即日》-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组词】
耗音、 耗问、 耗息、 恶耗,凶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