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2:59
词汇“作翰”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和用法来进行分析。
“作翰”可能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词汇:
结合起来,“作翰”可能指的是书写或创作文章的行为。
由于“作翰”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或文献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文人墨客的书写活动。
由于“作翰”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更多是想象性的:
“作翰”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对书写工具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已经不再常用,或者只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语境中出现。
在古代**,书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文人通过书写表达思想和情感。因此,“作翰”可能与文人的身份和地位有关,代表了他们的文化修养和才华。
对于我来说,“作翰”可能唤起一种古典和优雅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文人的书房和他们的文学创作。
由于“作翰”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它。如果我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遇到这个词汇,我会将其理解为与书写或创作相关的活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作翰”:
月光洒落书案前,
墨香飘溢作翰间。
字字珠玑心血铸,
千古流传意绵绵。
视觉上,“作翰”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古籍,文人正专注地书写。听觉上,可能是毛笔在宣纸上滑动的沙沙声,或是书页翻动的声音。
由于“作翰”是一个非常特定的汉语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riting”或“composing”。
“作翰”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书写和文学创作的重视。在学和理解这个词汇时,我更加欣赏了古代文人的文化修养和他们对文字的热爱。尽管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有限,但它仍然是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翰】
(形声。从羽,倝(gàn)声。本义:天鸡,也叫锦鸡或山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翰,天鸡,赤羽也。 、 《逸周书·王会》-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鸡。
【组词】
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