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5:15
词汇“日积月聚”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日积”和“月聚”两个词组组成,字面意思是日复一日地积累,月复一月地聚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强调积累的过程和结果。
“日积月聚”形容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积累增多,通常用于描述财富、知识、经验等的积累过程。
“日积月聚”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日”和“月”这两个时间单位与“积”和“聚”这两个动作词组合而成,强调时间的累积效应。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
在**文化中,强调勤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日积月聚”的意义,无论是语言学还是专业知识的积累,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日积月聚,知识如海深;勤奋不懈,梦想终成真。”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每天都在书桌前学*,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最终书架上堆满了书籍,这就是“日积月聚”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传达了类似的理念。
“日积月聚”这个成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工作还是生活中,持续的努力和积累都是成功的关键。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要有耐心和恒心,不断积累,最终实现目标。
使州县无妄用,归其馀于监司;监司无妄用,归其馀于朝廷;朝廷无横费,日积月聚,惟军须是虑,中兴之业可致也。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积】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积,聚也。 、 《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令野修道委积。 、 《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掌邦之委积。 、 《盐铁论·错币》-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
【组词】
积谷、 积居、 积仓
3.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4.
【聚】
(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聚,会也。 、 《史记·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 、 《史记·平帝纪》-聚曰序。 、 《后汉书·王扶传》。注:“小于乡曰聚。”-所止聚落化其德。 、 刘向《说苑》-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 、 枚乘《上书谏吴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组词】
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