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9:0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9:07:38
词汇“日给”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来源于日语词汇“日给(にちきゅう)”,在日语中意为“每日的工资”或“日薪”。由于这个词汇在中文中不常见,我们将主要从日语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词汇。
在日语中,“日给”指的是按日计算的工资,即工人或临时工每天工作后获得的报酬。这种支付方式在某些行业,如建筑、农业或服务业中较为常见。
在日语中,“日给”通常出现在与就业、工资或劳动条件相关的语境中。例如,在招聘广告中可能会提到“日给”来吸引临时工或短期工。
“日给”这个词源于日语,直接翻译为中文的“日薪”。在日语中,它是一个相对固定的词汇,用来描述按日支付的工资制度。
在日本,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市场的特点,日给制度在一些行业中较为普遍。这种制度允许雇主根据工作量灵活调整员工数量,同时也为工人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对于依赖日给生活的人来说,这种支付方式可能带来一定的不稳定性,因为收入完全取决于每天的工作量。这种不稳定性可能会引起焦虑或不安。
由于“日给”不是一个中文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了解日语或日本文化的过程中,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日本的劳动市场和工资制度。
在创作中,可以将“日给”作为一个文化元素,用来描绘一个依赖日薪生活的角色,展现其生活的艰辛和不稳定性。
想象一个工人在一天的辛勤工作后,数着手中有限的日薪,这种场景可能带来一种辛劳和希望交织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在不同文化中,按日支付工资的制度都有存在,但其普遍性和社会接受度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国家,按小时支付工资更为常见。
虽然“日给”在中文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了解它在日语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本的劳动市场和文化。在语言学习中,了解这样的专业术语也有助于拓宽视野和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给】
(形声。从糸,合声。本义:衣食丰足;充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给,相足也。 、 《国语·周语》-事之供给。 、 《齐民要术·序》-岁岁广开,百姓充给。 、 《韩非子·有度》-则日不足,力不给。 、 《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组词】
给富、 给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