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4:37
散记: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一种文学形式,即散文式的记录或叙述,内容可以是作者的个人经历、观察、思考或随感。散记不拘泥于固定的结构或格式,通常较为自由和随意,强调作者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
散记一词源自汉语,其字面意思即为“散乱的记录”。随着文学形式的发展,散记逐渐成为一种特定的文体,强调个人情感和随性的表达。
在**文学中,散记常常与文人的个人修养和生活态度相联系,反映了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散记这个词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午后阳光下的悠闲阅读,或是夜晚独坐窗前,静静地记录下一天的所思所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用散记的形式记录旅行中的见闻和感受,这些记录后来成为了我宝贵的回忆。
诗歌:
在时光的散记里,
我拾起一片落叶,
它的脉络,
是我未完的故事。
视觉:散记让我想到一本旧书,书页微微泛黄,每一页都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听觉:可能是轻柔的钢琴曲,伴随着翻书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阅读氛围。
在英语中,“散记”可以对应为“essay”或“sketch”,虽然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也有自己的特定含义,但都强调了非正式和个人的表达方式。
散记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仅提供了个人表达的空间,也丰富了文学的多样性。它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1.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
2.
【记】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记,疏也。 、 《广雅》-记,识也。 、 《礼记·内则》-记有成。 、 《礼记·学记》-记间之学。 、 《后汉书·应奉传》-凡所经履,莫不暗记。 、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记天圣中。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
【组词】
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 记心、 记念、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