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8:5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8:58:27
词汇“散行”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或者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由于这个词汇的资料较少,我将尝试从我能找到的相关信息中进行分析。
“散行”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分散行走或自由行走。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指的是没有固定路线或目的地的行走方式。
由于“散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人物漫无目的的行走,表达一种自由或迷茫的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在特定的社群或地区方言中。
由于“散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关于它的词源和演变的信息较少。它可能是由“散”和“行”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分散或自由的行走。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散行”可能被赋予特定的意义。例如,在强调个人自由和探索的文化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
“散行”可能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也可能带有一种迷茫或不确定的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广阔的空间中自由行走的画面。
由于“散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散行”来描绘一种自由的行走状态:
在无边的草原上散行,
心随风飘,脚步轻盈。
每一寸土地,都是新的风景,
自由的灵魂,在这里翱翔。
“散行”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自然景观,如草原、森林或海滩,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由于“散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andering”或“roaming”。
尽管“散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以用来表达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的行走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生僻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并在特定的语境中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