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4:59
“唯才是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只根据才能来选拔人才。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选拔人才时不考虑其他因素,如出身、背景、关系等,只看重个人的能力和才干。
在文学作品中,“唯才是举”常用来赞扬某个组织或个人在选拔人才时的公正和明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能力的认可,或者批评某些不公平的选拔方式。在专业领域,如企业管理、教育选拔等,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能力和绩效的重要性。
同义词:
反义词:
“唯才是举”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选拔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唯才是举”,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考试内容的局限性、作弊问题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也在不断演变。
在**传统文化中,“唯才是举”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德才兼备”理念。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企业管理等领域,强调公平竞争和能力至上的原则。
这个成语给人以公正、公平的正面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一个开放、透明的选拔机制,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在一个强调“唯才是举”的公司工作,那里的文化让我感到非常舒适,因为我知道我的努力和能力会被公正地评价和认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才华横溢,自有人识。 公平竞争,心无旁骛, 梦想之路,由此开启。”
想象一个充满活力的办公室,人们都在为自己的项目努力工作,墙上挂着“唯才是举”的标语,背景音乐是激励人心的旋律,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充满希望和动力。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meritocracy”(精英管理)来表达,它强调根据个人的能力和成就来分配权力和地位。
“唯才是举”这个成语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它不仅体现了公平和正义,也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二三子其佐我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今选举不采职政之优劣,专简年劳之多少,斯非尽才之谓。宜弃彼朽劳,~。
1.
【唯】
(形声。从口,隹(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引证】
《助字辨略》朱注-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 、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
【组词】
唯阿、 唯俞、 唯唯、 唯诺
只有,只是。
【引证】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唯余其一。 、 《吕氏春秋·慎行论》-唯巨石岿然。
【组词】
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 唯谨
2.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3.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4.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