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9:4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9:47:22
唯独:副词,表示唯一、仅仅。用于强调某事物或某人在众多同类中是唯一的或特别的。
“唯独”源自古代汉语,由“唯”和“独”两个字组成,“唯”表示唯一,“独”表示单独。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
在文化中,“唯独”常用于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反映了文化中对个体差异的重视。
“唯独”这个词给人一种特别和突出的感觉,使用时往往伴随着一种强调或惊讶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唯独”来强调某个朋友的特殊才能,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唯独”来强调某个意象的独特性,如:“春日里,唯独那朵白花,静静地开在绿叶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中,众多花朵中唯独一朵特别鲜艳;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曲子中,唯独一段旋律特别动人。
在英语中,“唯独”可以对应为“only”或“alone”,但“only”更常用,且语境更为广泛。
“唯独”是一个强调唯一性和特殊性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都能有效地传达这种强调。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正确使用“唯独”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1.
【唯】
(形声。从口,隹(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引证】
《助字辨略》朱注-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 、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
【组词】
唯阿、 唯俞、 唯唯、 唯诺
只有,只是。
【引证】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唯余其一。 、 《吕氏春秋·慎行论》-唯巨石岿然。
【组词】
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 唯谨
2.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