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8:11
词汇“[叩询]”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叩”和“询”。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叩询”的字面意思是通过敲击或询问来获取信息。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恭敬地询问或请教,强调的是一种礼貌和尊重的态度。
“叩”字最初指敲击,如敲门;“询”字则指询问。两个字结合,形成了表示礼貌询问的词汇“叩询”。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已有使用,如《左传》中就有“叩门而询”的用法。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和权威是一种美德,因此“叩询”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使用“叩询”这个词时,往往会给人一种谦逊、礼貌的感觉,它传达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他人意见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向专家或长辈请教时,使用“叩询”可以表达我们的敬意和诚恳。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叩询”来表达对自然或宇宙的探索,如“夜深人静,我叩询星辰的秘密”。
想象一个人轻轻敲门,然后恭敬地询问,这个场景可以带来一种安静和尊重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ask respectfully”或“inquire politely”可以传达类似的意思。
“叩询”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传达了询问的行为,还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人的礼貌。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时,这个词汇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
【叩】
(《说文》无“叩”字,只有“敂”字。《说文》:“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从“攴”(pū),表示与击打有关。本义: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列子·汤问》-叩石垦壤。 、 《周礼·地官·司关》-凡四方之宾客,敂关则为之告。 、 《荀子·法行》-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 《论语·宪问》-以杖叩其胫。 、 《淮南子·说林》-眾者叩舟。 、 马中锡《中山狼传》-以杖叩狼。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娘以指叩门扉。
【组词】
叩胫、 叩门扉、 叩心、 叩门
2.
【询】
(形声。从言,旬声。本义:询问,请教)。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今因经无以询为问罪字,遂用讯不用询,其实讯询一字也。 、 《虞书》-询事考言。 、 《诗·小雅·皇皇者华》-周爰咨询。 、 《诗·大雅·皇矣》-询尔仇方。 、 《左传·襄公四年》-咨亲为询。 、 《国语·晋语》-询于八虞。 、 《左传·成公十三年》-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 、 《国语》-咨才为诹,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 、 马中锡《中山狼传》-民俗,事疑必询三老。 、 宋·王安石《上时政疏》-苟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则不能询考贤才,讲求法度。
【组词】
询悉、 探询、 咨询、 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