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2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20:10
词汇“小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指的是较轻的徭役或劳役。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小徭”字面意思是指较轻的徭役,即古代政府征召民众从事的较轻松的劳动或服务。
在古代文献中,“小徭”常与“大徭”相对,后者指的是较重的徭役。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古代社会的劳动制度或民众的生活状态。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几乎不再使用。
“小徭”一词可能源自古代的徭役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逐渐被废除,这个词也逐渐淡出日常语言。
在古代**,徭役是政府征召民众从事公共工程和服务的一种方式,小徭相对于大徭来说,负担较轻,但仍然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
提到“小徭”,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农民的艰辛生活,以及他们对社会稳定的贡献。这个词带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沉重感。
由于“小徭”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个人经历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小徭”来描绘古代社会的劳动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真实感。
结合古代农民劳作的图片或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小徭”的含义和背景。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制度和词汇,如古罗马的“corvée”(劳役),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小徭”作为一个历史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劳动制度和民众的生活状态。虽然它在现代语言中不常用,但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在学*语言时,了解这些历史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徭】
(形声。从彳(chì))。 同: 徭
【引证】
《韩非子·备内》-徭役多则民苦。
【组词】
徭力、 徭夫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