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4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41:06
词汇“[叩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叩辕]”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叩辕]”的字面意思是敲打车辆的辕木,即车前用来驾马的横木。在古代,这个动作通常是为了引起注意或发出信号。
由于“[叩辕]”是一个古雅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主要出现在古文、历史文献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使用。
同义词:敲打、击打 反义词:抚摸、轻触
“[叩辕]”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叩”意为敲打,“辕”指车辆的辕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敲打”等更为通俗的表达。
在古代社会,“[叩辕]”可能与特定的礼仪或行为规范相关,如求见贵人时的礼节。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
“[叩辕]”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规矩,可能引发对古代文化的怀旧和尊重。
由于“[叩辕]”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不使用,个人应用的机会非常有限。它更多地出现在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中。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使用“[叩辕]”来营造古代氛围,如:“夜深人静,独坐窗前,[叩辕]声中忆往昔。”
结合古代马车的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叩辕]”的视觉形象。听觉上,可以想象敲打木头的声音,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叩辕]”的词汇,因为它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叩辕]”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叩】
(《说文》无“叩”字,只有“敂”字。《说文》:“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从“攴”(pū),表示与击打有关。本义: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列子·汤问》-叩石垦壤。 、 《周礼·地官·司关》-凡四方之宾客,敂关则为之告。 、 《荀子·法行》-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 《论语·宪问》-以杖叩其胫。 、 《淮南子·说林》-眾者叩舟。 、 马中锡《中山狼传》-以杖叩狼。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娘以指叩门扉。
【组词】
叩胫、 叩门扉、 叩心、 叩门
2.
【辕】
(形声。从车,袁声。本义:车辕子,车前驾牲口的直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大车、柏车、羊车皆左右两木,曰辕,其形直。一牛在辕间;田车、兵车、乘车皆居中。一木穹隆而上,曰辀,其形曲。-辕,辀也。 、 《考工记·辀人》-今夫大车之辕挚,谓辕卑也。 、 《周礼·考工记·车人》-凡为辕,三其轮崇。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令尹南辕返旆。
【组词】
辕轭(车前驾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车子)辕缚(指辂木因其缚于辕上,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