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5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53:41
[叩见]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敲门或鞠躬等方式请求见面或表示敬意。基本含义是指在古代或正式场合中,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表示尊敬和请求会见的行为。
[叩见]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叩”字原意为敲打,后来引申为请求、问候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为表示尊敬和请求会见的特定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叩见]** 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礼仪观念。在古代社会,这种行为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的重要方式。即使在现代,这个词也常用于强调对长辈或权威的尊敬。
[叩见] 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规矩。它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某些正式场合,如学术报告、历史剧表演中,仍可体现出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叩见”来描绘臣子对**的尊敬:
晨曦微露,宫门轻叩,
臣子心怀敬畏,叩见天颜。
金殿之上,龙椅巍峨,
一叩再叩,祈愿国泰民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身穿古装的臣子,在宫门前鞠躬叩首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的钟鼓声,以及臣子叩门时的轻微声响。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也有类似的礼仪行为,如“参见”(さんげん),虽然具体形式和用词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权威和长辈的尊敬。
[叩见] 这个词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理解古代礼仪和社会结构的重要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叩】
(《说文》无“叩”字,只有“敂”字。《说文》:“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从“攴”(pū),表示与击打有关。本义: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列子·汤问》-叩石垦壤。 、 《周礼·地官·司关》-凡四方之宾客,敂关则为之告。 、 《荀子·法行》-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 《论语·宪问》-以杖叩其胫。 、 《淮南子·说林》-眾者叩舟。 、 马中锡《中山狼传》-以杖叩狼。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娘以指叩门扉。
【组词】
叩胫、 叩门扉、 叩心、 叩门
2.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