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8 20:3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8 20:34:02
时誉:这个词由“时”和“誉”两个字组成,“时”指的是时间、时代,“誉”指的是声誉、名誉。因此,“时誉”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个时代或时期内获得的声誉或名誉。它强调的是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社会评价和认可。
“时誉”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和现代用法基本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其核心含义——在特定时期内的声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时誉”常常与个人的成就和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在传统观念中,一个人的时誉往往与其对社会的贡献和品德有关。在现代社会,时誉更多地与个人的专业成就和公众形象相关。
“时誉”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成功、认可和尊重。在个人层面,追求时誉可能成为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和提升自我的动力。
在职业生涯中,我曾目睹一位同事因其卓越的工作表现而获得了业界的时誉。这种认可不仅提升了他的个人形象,也为团队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时誉”:
在那光辉的岁月里,
他的名字如星辰般闪耀,
时誉的光环,
照亮了无数追随者的道路。
想象一位在舞台上接受奖项的艺术家,聚光灯下的他/她,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时誉”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时誉”可以对应为“contemporary reputation”或“temporal fame”。这些词汇强调的是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声誉和知名度。
通过对“时誉”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反映了个人或事物的社会评价,也体现了时代对个体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时誉”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誉】
(形声。从言,舆(yù)声。本义:称赞,赞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誉,偁也。 、 《墨子经》-誉名美也。 、 《周书·谥法》-状古述今曰誉。 、 《礼记·表记》-君子不以口誉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佞誉诬谀。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誉之则以为忧。
【组词】
誉人、 誉谀、 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