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3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4:49
夜行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夜间进行的活动或行为。基本含义可以是指夜间行走、旅行或进行某些特定的活动。
“夜行”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词源直接来源于“夜”和“行”两个字的组合。在古代文学和文献中,“夜行”一词就已经出现,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其基本含义。
在**文化中,“夜行”常常与神秘、冒险和浪漫联系在一起。例如,古代诗词中常有描述夜晚行走的情景,如“月下独行”等。
“夜行”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神秘和宁静。联想上,我会想到夜晚的星空、安静的街道和独自一人的旅行。
有一次,我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夜晚独自夜行,那种感觉既刺激又宁静,让我对“夜行”这个词汇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行”:
夜行在无人的街道,
星光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心中的灯火,
照亮了未知的旅程。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夜晚的城市街道上行走,背景是闪烁的街灯和远处的摩天大楼。听觉上,可能是夜晚的虫鸣和远处车辆的轻微声响。
在英语中,“夜行”可以对应为“nocturnal”或“night walk”。在不同的文化中,夜晚的活动和感受可能有所不同,但“夜行”这个概念在大多数文化中都有相似的含义。
通过对“夜行”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着丰富的应用,而且在文化和个人经历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汇,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1.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