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3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8:35
夜草: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夜晚生长的草。在汉语中,它通常比喻为在夜间偷偷获得的不正当利益或额外收入。这个词汇带有贬义,暗示这种利益是不光彩的、不正当的。
“夜草”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来源于其字面意思。在古代,人们可能就已经用“夜草”来比喻那些在暗中获得的不正当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比喻词汇。
在**文化中,“夜草”这个词汇常常与腐败、不正之风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社会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对于不正当行为的批判。
“夜草”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它让人联想到不诚实、不公平的行为,以及那些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利益的人。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于某些人或行为的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夜草”这个词汇来提醒自己或他人,要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收入,避免参与任何不正当的交易或活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草”:
月光下,夜草悄悄生长, 不为人知的秘密,在黑暗中蔓延。 诚信的光芒,照亮正道, 拒绝夜草,守护心灵的纯净。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夜草”这个词汇的表达,但类似的比喻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存在,用来描述那些在暗中获得的不正当利益。
通过对“夜草”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含义和用法。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比喻,还反映了社会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1.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2.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