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3:42
三权分立是指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独立的部分,各自独立运作,相互制衡,以防止任何一部分权力过度集中而导致的专制。这一概念源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理论,并在许多现代民主国家中得到实践。
“三权分立”一词源自法语“Séparation des pouvoirs”,由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18世纪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概念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政治体制中。
在西方民主国家,三权分立被视为维护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机制。它有助于防止权力滥用,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对于许多人来说,三权分立象征着政治透明度和公正性。它激发了对民主制度的信任和对权力滥用的警惕。
在讨论政治话题时,我经常使用“三权分立”这一概念来解释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差异,并探讨其对公民生活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三权分立的殿堂,
立法、行政、司法,
各自独立,相互制衡,
守护着民主的光芒。
想象一幅画面:三个独立的建筑物分别代表立法、行政和司法,它们之间有桥梁相连,象征着相互制衡的关系。音乐方面,可以选择庄严的交响乐,表达权力平衡和秩序的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三权分立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法国,它被称为“Séparation des pouvoirs”,而在德国,它与联邦制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政治体制。
三权分立是一个深刻影响现代政治体制的概念。它不仅在学术讨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结构。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一概念,我更加欣赏其在维护民主和法治中的作用。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3.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4.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侸也。 、 《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持璧却立。 、 《韩非子·喻老》-立有间。 、 宋·欧阳修《归田来》-卖油翁释担而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
【组词】
挺立、 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 立托、 立容、 立戟、 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