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1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2:53
由于“时意”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我无法直接提供一个标准的定义和分析。不过,我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推测它的含义,并进行一些分析。
“时意”从字面上看,可能是指“时间的意义”或“特定时刻的意义”。它可能涉及到时间对事物意义的影响,或者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上发生的**或状态的意义。
由于“时意”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时间”和“意义”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强调时间管理和抓住机遇的现代社会,“时意”可能被用来强调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时意”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决定性的、改变命运的时刻,带来一种紧迫感和重要性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关键时刻,比如毕业、就业、结婚等,这些都可以被视为“时意”的体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晨曦的时意里,/ 我看见希望的曙光。”
“时意”可能让人联想到钟表的滴答声,或者是日出日落的景象,这些都是时间流逝的象征。
在不同文化中,对时间的重视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时意”所强调的抓住时机的重要性是普遍的。
“时意”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醒我们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在特定时刻做出决策的深远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