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2:40
时报: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定期出版的新闻出版物,如报纸或杂志,它定期报道最新的新闻、**和信息。字面意思是指记录或报道时间的报纸,强调其时效性和新闻性。
“时报”一词源于英语“Times”,最初指的是时间的记录,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代记录时间的报纸。在中文中,这个词被直接借用,并保留了其新闻性和时效性的含义。
在现代社会,“时报”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提供新闻,还影响公众意见和政治决策。在某些文化中,阅读时报被视为一种教育或提升个人素养的方式。
对于我来说,“时报”可能联想到权威、可靠和即时性。它代表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同时也可能让人想到新闻工作者的辛勤工作。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通过阅读时报来了解国内外的大事,这帮助我保持对世界的关注和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时报”:
在时报的页间,
历史的脉搏跳动,
每一行字,
都是时间的见证。
想象一张充满各种新闻标题的报纸页面,或是翻阅报纸时沙沙的响声,这些都是“时报”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时报”可能有不同的表达,如英语中的“Times”,法语中的“Le Temps”,但它们都指向同一概念:记录时间的报纸。
“时报”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新闻的传播媒介,也反映了社会的信息需求和新闻价值。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时报”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好地参与社会对话和理解世界。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