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8:26
朝督暮责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早上督促,晚上责备”。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管理或监督非常严格,时刻不放松。它强调了一种持续的、不间断的监督和责任追究。
在文学作品中,朝督暮责 常用来描绘一个严格的领导者或管理者,如在《红楼梦》中,贾母对贾宝玉的教育就体现了这种严格的态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家长对孩子的严格管教。在专业领域,如企业管理或教育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种高效的管理风格。
同义词:严加管教、时刻监督、不放松 反义词: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不闻不问
朝督暮责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其字面意思,即早上的督促和晚上的责备。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严格的管教和责任追究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教育和家庭管理中。朝督暮责** 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持续的努力和责任感。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严肃和紧张的,因为它描绘了一种不间断的监督和压力。在联想上,可能会想到一个严格的老师或家长,以及他们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学生的学*态度朝督暮责,虽然起初感到压力很大,但最终我们都受益于这种严格的管理。
在诗歌中,可以将朝督暮责 融入描述一位严格但关爱学生的老师的形象:
晨曦初露,书声琅琅,
朝督暮责,师恩难忘。
在视觉上,朝督暮责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严肃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目光如炬;在听觉上,可能是严厉的训斥声或不断的督促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onstant supervision" 或 "strict oversight",但这些表达没有朝督暮责 这种成语的简洁和形象。
朝督暮责 这个成语在描述严格监督和责任追究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持续努力和责任感的重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
1.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
2.
【督】
(形声。从目,叔声。本义:察看督促,监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督,察也。 、 《周礼·春官·大祝》-禁督逆祀命者。 、 《太玄卷一周》-植中枢,立督虑。 、 《史记·李斯传》-行督责之术。 、 《汉书·王褒传》-离娄督绳。 、 《汉书·公孙贺传》-督责大臣。 、 《汉书·高帝纪》-闻将军有意督过之。 、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
3.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
4.
【责】
欠别人的财物 同: 债
【引证】
《周礼·小宰》。司农注:“称责,谓贷子。”-听称责以傅别。 、 《左传·昭公二十年》-薄敛已责。 、 《管子·轻重乙》-使无券契之责。 、 《汉书·淮阳宪王钦传》。注:“假贷人财物未偿者。”-博言负责数百万。 、 《书·金滕》-是有丕子之责于天。 、 《左传·桓公十三年》-宋多责赂于郑。 、 《战国策·齐策》-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 《汉书·高帝纪上》-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