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5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56:20
班衣戏采 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服饰文化。字面意思是指穿着彩色的衣服,进行表演或游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节日或庆典时的欢乐和热闹场面。
在文学作品中,班衣戏采 常用来描绘节日的喜庆氛围,如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传统节日或庆典时,人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来传达欢乐和热闹的气氛。
同义词:
反义词:
班衣戏采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服饰文化,特别是在节日和庆典时,人们会穿着彩色的衣服进行表演和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欢乐和热闹的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节日和庆典是人们表达欢乐和团结的重要时刻。班衣戏采 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馨和欢乐。它让我联想到家人团聚的场景,以及孩子们在节日中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春节来临,我都会看到家人和朋友们班衣戏采,一起庆祝这个传统节日。这种场景总是让我感到温暖和幸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笑颜开,
班衣戏采乐无边。
灯笼高挂喜气扬,
家家户户庆团圆。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到人们在节日中穿着彩色的衣服,脸上洋溢着笑容,周围是五彩缤纷的装饰和灯笼。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到欢快的节日音乐,伴随着人们的笑声和祝福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essed in colorful attire and enjoying festivities”,用来形容人们在节日中的欢乐和热闹场面。
班衣戏采 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的传统节日文化,也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欢乐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节日的喜庆氛围。
虽无儿,效老莱,班衣戏采。
1.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引证】
《说文》-班,分瑞玉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组词】
班瑞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戏】 (形声。从戈。虚(xī)声。本义:一种兵器)。 同本义。
4.
【采】
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引证】
《礼记·礼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 《法言·重黎》。注:“食税也。”-西采雍梁。 、 《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