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1:05
“班行秀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的才能或成就非常突出,超越同辈或同行。其中,“班行”指的是同辈或同行的人,“秀出”则意味着出众、突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扬某人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表现出色,超越其他人。
在文学作品中,“班行秀出”常用于描述主人公的非凡才能或卓越成就,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一位杰出的将领或政治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日常对话,表达对某人成就的赞赏。在专业领域,如学术、艺术或体育,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其领域内表现卓越的人。
同义词:出类拔萃、卓尔不群、超群绝伦 反义词:平庸无奇、碌碌无为、默默无闻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有所不同,但都围绕着“出众”或“平凡”这一核心概念。
“班行秀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对人才的评价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广泛应用于日常语言和专业领域。
在文化中,对才能和成就的赞赏是一种传统美德。因此,“班行秀出”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鼓励人们追求卓越和优秀。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各自领域内取得显著成就的人。它激励人们努力工作,追求卓越。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班行秀出的同事,他在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远超其他人,为团队带来了显著的成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班行秀出如晨星,照亮夜空无边际。”
想象一位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其表演班行秀出,观众为之震撼,这种场景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nd out from the crowd”或“excel among peer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班行秀出”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才能和成就的赞赏,也是对追求卓越的鼓励。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秀出班行,乃动帝目。
自后代兴有人,而~者,无过倚霞。
1.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引证】
《说文》-班,分瑞玉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组词】
班瑞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3.
【秀】
(会意。石鼓文,上为“禾”,下象禾穗摇曳。本义:谷物抽穗扬花)。
同本义。
【引证】
《尔雅》-荣而实者谓之秀。 、 《广雅》-秀,出也。 、 《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组词】
秀发、 秀穗、 秀而不实
4.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