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4:3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4:33:54
词汇“心息”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心”通常指心脏或情感、思想,而“息”可以指呼吸、休息或停止。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心息”可能指的是心脏停止跳动,即生命的终结,或者是指情感或思想的停止、平静。
由于“心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心”和“息”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下的表达。
在**文化中,心脏被视为情感和生命的中心,因此“心息”可能带有强烈的生命终结或情感终结的意味。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健康问题或情感经历时。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心息”来表达深沉的情感或生命的脆弱: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heart stopped”或“heart ceased”。
“心息”是一个富有情感和象征意义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语境下可以传达深刻的情感和生命终结的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