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27
无知妄说 的字面意思是指缺乏知识或理解而做出的不正确或无根据的言论。这个词汇强调了说话者的****和言论的错误性。
在文学作品中,无知妄说 可能用来批评那些自以为是却实际上缺乏深度理解的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直接批评某人的错误观点或无知的言论。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科学讨论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指出那些没有经过充分研究和验证的观点。
同义词中,胡言乱语强调言论的无序和混乱,无稽之谈强调言论的无根据和不可信,荒谬之言强调言论的荒唐和不合理。反义词则强调言论的正确性和深度。
无知妄说 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自对知识和言论的尊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更加广泛,特别是在教育和学术领域,用以批评那些缺乏知识和逻辑的言论。
在传统文化中,知识和学问被高度重视,因此无知妄说**这样的词汇在批评无知和无理的言论时非常有力。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于网络讨论中,用以指出那些没有根据或不负责任的言论。
无知妄说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批评和否定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无知和错误的言论。它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因为它直接指出了说话者的不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在讨论专业话题时发表无知妄说,这不仅误导了听众,也显示了说话者的不专业。
在诗歌中,可以将无知妄说 融入到对无知和错误的反思中,如:
在知识的海洋中, 无知妄说如泡沫般浮现, 智慧的光芒, 照亮真理的路径。
无知妄说 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个无知的人在公众场合发表错误的言论,周围的人或摇头或叹息的场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ignorant babble" 或 "uninformed opinion",它们都传达了缺乏知识和正确理解的意思。
无知妄说 这个词汇在批评无知和错误的言论时非常有用,它提醒我们在发表言论前要确保有足够的知识和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沟通和批评。
因为这种议论或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
3.
【妄】
(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妄,乱也。 、 《管子·山至数》-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 、 《贾子道术》-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 、 《春秋繁露》-施妄者,乱之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妄自菲薄。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 、 清·黄宗羲《原君》-妄传伯夷。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毋妄发。
【组词】
妄口、 妄系、 妄扳平人、 妄施、 妄折、 妄行、 妄言
4.
【说】
古语的读法。 同: 悦
【引证】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战国策·魏策》-秦王不说。 、 《韩非子·内诸说上》-宣王说之。 、 《韩非子·五蠹》-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