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8:17
无礼: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缺乏礼貌,不尊重他人,表现为言行上的粗鲁或不恰当。
无礼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汉语,其中“无”表示否定,“礼”指礼仪或礼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在中国文化中,礼貌被视为重要的社会美德。因此,无礼的行为通常被视为不受欢迎的,甚至可能导致社会排斥。在西方文化中,尽管个人主义较为盛行,但礼貌仍然是社交互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礼这个词通常会引起负面情感,如愤怒、失望或尴尬。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冲突、不和谐或社会失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无礼的顾客、同事或陌生人。处理这种情况时,保持冷静和专业是非常重要的。
在诗歌中,无礼可以被用来描绘一个叛逆的角色或表达对社会规范的挑战:
他踏着无礼的步伐, 穿越礼貌的森林, 挑战每一棵规矩的树, 直到自由的风吹散了束缚。
无礼可能让人联想到尖锐的声音、不和谐的色彩或混乱的图像,如一个不守规矩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在英语中,“无礼”可以对应为“rude”或“impolite”。不同文化对无礼的定义和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为礼貌是社会互动中的重要元素。
无礼是一个描述负面社交行为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了解和识别无礼的行为对于维护良好的社交关系和促进和谐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在个人层面,学会如何应对和避免无礼的行为是社交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礼】
(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 《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脩五礼。 、 《礼记·王制》-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大戴礼记·本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 、 清·周容《芋老人传》-邀见讲钧礼。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设九宾礼于廷。
【组词】
礼神、 礼祠、 礼诵、 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