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2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23:57
词汇“宵济”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特定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宵济”的字面意思是在夜晚渡过河流。其中,“宵”指的是夜晚,“济”则有渡过、通过的意思。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人们在夜晚渡河的情景。
由于“宵济”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它可能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以描绘夜晚渡河的场景,营造一种神秘或诗意的氛围。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较少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中。
“宵济”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夜晚渡河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古代,夜晚渡河可能是一种冒险或不得已的行为,因此“宵济”可能带有一定的危险和神秘色彩。在文化上,这个词汇可能与古代的航海、军事行动或民间传说有关。
“宵济”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河流的流动以及人们在黑暗中前行的勇气。它可能唤起一种对古代生活的怀旧情感,或是对冒险精神的赞赏。
由于“宵济”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我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并对其所描绘的场景产生共鸣。
在创作一首关于夜晚的诗歌时,我可以使用“宵济”来描绘一个神秘的渡河场景:
月色朦胧,星光点点,
宵济之人,步履蹒跚。
河流低语,夜风轻拂,
渡过此岸,彼岸何如?
“宵济”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河流、月光下的水面以及渡河者的身影。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夜晚渡河的画作,而在听觉上,则可能联想到河流的潺潺声和夜晚的寂静。
由于“宵济”是一个较为特定的汉语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然而,不同文化中可能都有描述夜晚渡河的表达方式,例如英语中的“crossing the river at night”。
“宵济”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历史感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文学和历史的韵味。
1.
【宵】
(形声。从宀(mián),肖声。从“门”表夜间昏暗。本义:夜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宵,夜也。 、 《书·尧典》-宵中星。 、 《周礼·司寤氏》-禁宵行者。 、 《淮南子·精神》。注:“长夜之中也。”-甘暝太宵之长。 、 《尔雅·释鸟》。樊注:“夜为农驱兽者也。”-宵扈宵。 、 《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宵。 、 李白《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组词】
宵烟、 宵宿、 宵夕、 宵中、 宵分、 宵行、 宵征、 宵朗
2.
【济】
渡过水流。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济乎江湖。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济河,围令狐。 、 唐·李白《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
【组词】
同舟共济;济胜之具、 济水、 济涉、 济运
帮助;救助。
【引证】
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 《晋书·何攀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济师来攻。
【组词】
济人利物;济拔、 济惠、 济物、 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