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1:04
“有志事竟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事情最终会成功。这个成语强调了意志力和决心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重要性。
“有志事竟成”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和文学作品,强调了意志力和决心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广泛流传,成为鼓励人们坚持不懈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志”和“成”的概念,即个人的意志和目标的实现。它反映了人对坚持和努力的重视,以及对成功的积极态度。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让我联想到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它鼓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决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挑战。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很多挑战,但我始终相信“有志事竟成”。这个成语激励我不断努力,最终克服了困难,实现了我的目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风雨兼程路,
有志事竟成。
心怀坚定梦,
终将见彩虹。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风雨中坚定前行,最终看到了彩虹。在听觉上,我可以想象一首励志的歌曲,歌词中反复强调“有志事竟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意思是有志者事竟成。这个表达在西方文化中也强调了意志力和决心的重要性。
“有志事竟成”这个成语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激励工具,它提醒我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决心和坚持。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并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不断应用它。
1. 【有】
2.
【志】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志,意也。 、 《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 、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 《毛诗序》-在心为志。 、 《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 、 《荀子·解蔽》-志者,臧也。 、 《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 、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唐·韩愈《县斋有怀》-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组词】
志志诚诚、 志局、 志干、 志意、 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 志虑、 志抱、 志尚、 志况、 志好、 志略、 志局、 志介、 志高气扬
3.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4.
【竟】
(会意。从音,从人。本义:奏乐完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竟,乐曲尽为竟。 、 《周礼》。汉·郑玄注:“成,谓所奏一竟。”-凡乐成则告备。
5.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