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1:25
心旌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心中的旗帜。它比喻内心的动摇或不安,形容心情波动,思绪纷乱,如同旗帜在风中飘扬不定。
心旌 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汉语,形象地比喻内心的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其古典的韵味和深层的情感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心旌常与诗词、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相结合,反映了人对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理解。
心旌 这个词给人一种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秋风中的落叶,或是海面上随波逐流的浮萍,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对未知的恐惧。
在我的个人经历中,每当面临重大决策时,我常常感到心旌摇曳,难以做出决定。这种感觉让我更加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心旌飘摇在夜的风中,
思绪如星辰,散落无踪。
心旌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风中,心中的旗帜随风飘扬,背景是广阔的天空和远处的山脉。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一首旋律起伏不定、情感丰富的乐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heart fluttering" 或 "mind in turmoil",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状态相似。
心旌 这个词深刻地描绘了人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情感表达,使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旌】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旌,游车载旌析羽。 、 《礼记·明堂位》-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 、 《国语·吴语》-建旌提鼓。
【组词】
旌旄、 旌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