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8:50
残喘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剩余的呼吸”,通常用来形容生命垂危或即将结束的状态。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任何事物在衰败或消亡前的最后挣扎或存在。
“残喘”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残”指剩余的,“喘”指呼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从字面上的生理状态延伸到比喻意义上的最后挣扎。
在**文化中,“残喘”常带有悲剧色彩,反映了人们对生命脆弱性的认识和对生存斗争的同情。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沉重和哀伤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个老朋友在疾病中的残喘,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夜的深渊,星辰残喘,/ 光影交错,编织最后的梦。”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老人在昏暗的房间里,呼吸微弱,这场景让人感到沉重和哀伤。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asping for breath”或“on the brink of extinc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相似。
“残喘”这个词深刻地描绘了生命或事物在最后阶段的挣扎,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也是一个引发深思的符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生命的脆弱性和复杂性。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喘】
(形声。从口,耑(duān)声。本义:喘息,急速地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喘,疾息也。 、 《素问·五常正大论》-其发咳喘。 、 《汉书·丙吉传》-牛喘吐舌。 、 《庄子·大宗师》-喘喘然将死。
【组词】
心跳气喘;累得直喘;喘喝、 喘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