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9:14
同源共流: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同一起源,共同流动”。它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或概念有着相同的根源,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演进。
“同源共流”这个词汇在中文中较为现代,可能是由“同源”和“共流”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使用“同根”或“同源”等词汇。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同源共流”强调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在社会发展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强调不同群体或个体之间的合作与共赢。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河流汇聚、万物共生的自然景象。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鼓励人们寻求共同点和合作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同源共流”来形容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之间的友谊,强调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地方,但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
诗歌:
同源共流,心连心,
不同文化,共谱新篇。
河流汇聚,情谊深,
世界大同,梦想成真。
视觉: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不同颜色的河流汇聚成一条大河,象征着不同文化的融合。 听觉:可以想象一首融合不同民族乐器的音乐,象征着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om the same source, flowing together”,强调了共同的起点和共同的发展路径。
“同源共流”这个词汇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发展,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提醒我们要关注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促进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源】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同本义。
【引证】
《礼记·学记》-或源也,或委也。 、 《礼记·月令》-祈祀山川百源。 、 《礼记·礼乐志》-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组词】
源委、 源理
3.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4.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