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3:52
同流合污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与坏人一起做坏事,比喻与不良分子勾结,共同做不正当的事情。它强调的是与道德败坏的人为伍,参与不道德或非法的活动。
在文学作品中,同流合污 常用来描绘人物的道德堕落或背叛,如在小说中描述一个原本正直的人最终与腐败的官僚体系妥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指责某人参与不正当的行为,或者在新闻报道中用来批评政治腐败。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道德伦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讨论合作与共谋的界限。
同流合污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道德观念,强调个人应当保持道德的纯洁,不与不良分子为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扩大,不仅限于个人行为,也用于描述组织或社会的腐败现象。
在文化中,同流合污** 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不器”相联系,强调个人应当保持道德的高尚,不随波逐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常用于批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道德堕落和背叛。它可能引发对不公正和不道德行为的厌恶和反感。
在现实生活中,同流合污 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提醒自己或他人保持道德的纯洁,不参与不正当的行为。例如,在职场中,面对不正当的要求时,可以用这个词汇来坚定自己的立场。
在诗歌中,可以将同流合污 融入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在腐败的河流中, 我选择不与污泥同流, 保持我心灵的清澈。
视觉上,同流合污 可能让人联想到污浊的河流和泥泞的道路,象征着道德的堕落。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沉重的叹息或严厉的指责声。
在英语中,同流合污 可以对应词汇如 "collaborate with the corrupt" 或 "join the wrongdoers",但这些表达可能没有同流合污 在中文中那样强烈的道德批判意味。
同流合污 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强烈的道德批判意味,强调个人应当保持道德的纯洁,不与不良分子为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判断力和表达能力。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此数贼者,~,败坏国政。
战国时期,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十分厌恶“乡愿”,万章不明白乡愿是什么人。孟子说乡愿是乡里那些八面玲珑、惯于奉承讨好别人的老好人,也就是“好好先生”,他们“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骨子里很坏,让人厌恶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3.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4.
【污】
(形声。从水,于声。本义:停积不流的水)。
浊水池。一说小水坑。
【引证】
《说文》-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