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4:04
劳动保险:劳动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形式,为保障劳动者在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患病或年老退休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和医疗照顾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包括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劳动保险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的工业化国家,随着工人的兴起和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需求增加,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劳动保险制度。在,劳动保险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而不断完善。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劳动保险的意义和实施方式有所不同。在一些国家,劳动保险是政府责任的一部分,而在其他国家,它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机制。
劳动保险通常与安全感、正义感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它让人联想到一个公平的社会,其中每个人都能够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支持。
个人可能会在工作中遇到劳动保险的问题,例如在发生工伤时如何申请赔偿,或者在退休前如何规划自己的养老保险。
在诗歌中,劳动保险可以被比喻为“社会的守护神”,在故事中,它可以是一个角色在逆境中找到希望的源泉。
劳动保险可能让人联想到政府大楼、保险公司的标志、或者是人们在讨论福利时的场景。
在不同国家,劳动保险的名称和实施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国,相关的制度可能被称为“工人赔偿”或“社会保障”。
劳动保险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制度,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福祉,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劳动保险的含义和重要性,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参与社会事务。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3.
【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同本义。
【引证】
唐兰《殷墟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4.
【险】
(形声。从阜,佥(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险,阻难也。 、 《礼记·少仪》-军旅思险。 、 《列子·汤问》-毕力平险。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易·坎》-地险,山川丘陵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 、
【组词】
险瘠、 险易、 险戏